在新疆那拉提草原脚下的景区停车场里,上周末有网友拍下这么一幕——一辆银色轿车停在树下,驾驶座车门大敞着,一位穿蓝条纹T恤的中年男人正弯腰从车里往外掏东西。他先是拽出个皱巴巴的奶茶杯,又翻出几袋零食包装纸,最后连后座的一个空矿泉水瓶都没放过。可让人直皱眉的是,这些明明刚从车里清理出来的垃圾,被他捏在手里晃了两下,竟直接甩在了脚边的草地上。
要说这事儿搁谁眼里都得犯嘀咕。您瞧那停车场边上,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个蓝黄相间的分类垃圾桶,桶身还印着"可回收""厨余"的字样,明晃晃的格外显眼。男人也不是没看见——他掏垃圾时,后背还蹭着了旁边垃圾桶的边儿。再说他清理车内的架势,连座椅缝里的碎纸片都用手指抠出来了,一看就是个爱收拾的主儿。可偏生到了处理垃圾这步,他倒像是突然失了忆,把"保持环境整洁"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。
"哎,师傅,那垃圾桶就在边上呢。"当时在场的一位穿红裙子的小姑娘忍不住开口。男人抬头瞥了她一眼,把手里最后一张糖纸团成球,"啪"地又扔进了刚堆起来的垃圾堆里。"没事儿,反正保洁一会儿会扫。"他说得轻描淡写,可这话听着实在扎耳朵。景区保洁阿姨告诉我,他们每天从早到晚要捡十几车垃圾,其中不少就是游客随手一扔的。"前儿个在天鹅湖边上,有个游客把烤肠签子扎进草丛里,我们找了半天才拔出来。"阿姨边擦汗边叹气,"这地儿的美景金贵着呢,可不能让个别人为所欲为。"
其实类似的事儿我见得不少。去年在独库公路服务区,有个小伙子把没喝完的矿泉水直接倒进花坛;上个月去喀纳斯,亲眼看见有人把瓜子壳顺着车窗撒了一路。这些人未必是真不讲卫生——你看那倒矿泉水的,自己鞋子上沾了泥都赶紧擦;撒瓜子壳的,下车时还特意拍了拍裤腿。问题就出在这"公共"俩字儿上。在自己家客厅,谁会把垃圾往地上扔?可一到公共场合,就像突然换了个人,总觉得"不差我这点儿"。
说起来这事儿也不新鲜。心理学上有个"破窗效应",就是说要是环境乱糟糟的,大家反而更爱随手丢垃圾。可反过来想,要是每个人都多走两步扔垃圾桶,这"破窗"不就慢慢修好了?那天在停车场,我就看见个特别暖心的画面:一个戴遮阳帽的大爷,把自己带的西瓜皮仔细装在塑料袋里,见旁边的垃圾桶满了,还帮着保洁阿姨提了提。阿姨直夸他"贴心",大爷乐呵着说:"咱出来玩,图的是开心,把环境弄脏了,谁都不舒服不是?"
再回头看那个乱扔垃圾的男人,他后来怎么着了?我盯着视频看了会儿,见他把车发动后,摇下车窗点了根烟,烟头也是随手弹到了地上。这时候旁边路过个穿校服的小学生,拽了拽他妈妈的衣角:"妈妈,老师说过不能随便扔垃圾。"男人愣了一下,低头看了看脚边的垃圾堆,突然弯腰把奶茶杯捡了起来,扔进了垃圾桶。虽然还是没管那堆零食袋,但这一个小动作,倒让我突然觉得——素质这事儿,可能真不是天生的,就看你愿不愿意多想想别人,多走两步路。
景区的美,不只是雪山草原的壮阔,更是每个游客心里的那片干净地。咱们出来玩,图的是放松心情,可要是为了自己一时方便,毁了别人的好风景,那可就太不值当了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